2007年誕生的“初音未來”是當之無愧的CGI虛擬模特鼻祖。早期受技術限制,初音未來只能以二次元形象和較為粗糙的3D形象存在。2016年,時任紀梵希創意總監的Riccardo Tisci為她打造了一套高定禮服。照片中,初音未來的形象極為逼真,完全與現實融為一體,這無疑昭示著CGI技術已然具備了混合現實的能力。
第一位正式登上品牌廣告的CGI人物是來自游戲《最終幻想13》的女主角雷霆。在2016年LV春夏包袋的廣告中,她以品牌代言人的身份出現,使廣告大片展現出強烈的超現實美感。
2016年以來,CGI人物呈現出井噴式的增長態勢。他們的工作不再囿于傳統商業廣告,經紀公司對CGI人物這一新興業態展開了花式發掘,CGI人物紛紛登陸社交平臺,在網絡上積累自己的粉絲群體,成為新一代社交領袖。
CGI人物的可控性特征賦予了他們很好的商業價值——永遠不走形的五官和身材,隨意切換的場景和狀態。對于品牌方而言,代言費相對低廉,也無需承擔種種輿論風險。此外,CGI人物本身還自帶熱點和流量,因此廣告能夠得到更加低投入卻廣泛的傳播。
Shudu是英國時尚攝影師Cameron-James Wilson制作出的虛擬人物,她擁有光澤黝黑的肌膚和富有表現力的五官,被譽為世界上第一位虛擬超模。
2017年,彩妝品牌Fenty Beauty官方ins轉發了Shudu涂著FentyBeauty新口紅Mattemoiselle的照片,讓Shudu一炮而紅。
隨后,Shudu成為Balmain虛擬軍團的一員,與同為虛擬形象的Margot、Zhi一起拍攝了2018年早秋成衣廣告。
Shudu的表情張力與感染力都堪比超模,五官與身材條件俱佳。其創造者Cameron James Wilson表示,目前已經有數家時尚品牌找到他尋求合作。相信在未來,Shudu還會出現在不同的廣告之中。
而Imma則是由CG制作公司ModelingCafe制作的虛擬人物,她的形象采用CGI制作的頭部與實拍的身體融合而成,憑借日系甜酷風格吸引了不少擁躉。
Noonoouri同樣也是CGI模特,但與其它同行不同的是,她的外形設定并不著意于追求極度的真實性,創意團隊把她打造成一位具有日本漫畫Q版人物外形風格的時尚博主。
她的Instagram主頁中大多展示的是一個職業時尚博主的日常——看秀、拍攝、參加活動等。Noonoouri獨特的形象也吸引了像Dior這樣的“藍血”品牌與之長期合作。
如今,CGI人物運作趨勢更偏向于全方位的人格化與生活化,CGI業務也早已超越了最初簡單的視覺形象提供。
Lil Miquela是目前知名度最高的CGI人物。這位墨西哥裔的20歲女孩生活在洛杉磯,坐擁152萬ins粉絲,還入選了《時代》周刊“年度網絡最具影響力人士”榜單。
她不僅能夠穿上當季的潮流單品、與粉絲互動、發表對于社會熱點的評論,還能夠與其它CGI人物互動,也有自己的爭議和困擾——她的CGI身份就是被當時與之“發生爭執”的虛擬人物Bermula曝光的,后來兩人又再次和好如初。
實際上,Miquela和Bermuda都隸屬于Brud公司,該公司旗下還有男模特Blawko。Blawko的定位是“街頭風”潮人,他從不露出全臉,總是一身街潮加持。目前,Blawko的商業價值還沒有完全顯現,時常作為Miquela和Bermuda的朋友出現在兩人的Instagram主頁中。
Brud聲稱他們的宗旨是:“通過促進文化理解和技術進步來構造一個更加具有包容性的世界。”在這樣的設想指導下,Brud試圖構建起一個能夠與現實生活深度互動的虛擬維度。CGI人物既能夠彼此熟識、產生人際聯系,也能夠與粉絲互動、代言產品,形成網紅經濟的完整閉環。
CGI人物展示了互聯網造星的另一種可能模式——與真人KOL相比,CGI形象的養成更可控、更便捷,商業變現能力也更強。CGI公司能夠操控CGI形象的一切,從中流量變現,牟取利益。對于經紀公司而言,CGI網紅就是完美的互聯網社交產品。
但是,CGI人物對于現實邊界的強勢入侵也導致了人們的擔憂。在原本就真假難辨的網絡世界里,CGI的出現進一步深化了人們的信任危機——不少人在知道Miquela的虛擬身份后表示,他們有權利在一開始就知道屏幕上的人是真是假。
未來還會有更多的CGI人物進入人們的視線,當擁有完美容貌和身材的虛擬形象成為我們視覺世界的重要部分,或許會潛移默化地傳遞出一種更為嚴苛、更為格式化的視覺尺度。對于大多數外在形象并不那么完美的人而言,新的視覺尺度會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和價值迷失感。